为什么学生的话总是写不好?
“马马老师,我明明有很多话想说,可一拿起笔就不知道怎么写…”这是很多学生面对作文本时的诚实困扰。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写不出打动人心的话?看看永清一中马越老师的故事就知道了——她让学生给新生写信分享高中经验,那些信件之因此能让学弟学妹们热泪盈眶,关键就在于”诚实感受+具体细节”的表达方式。
学生的话要写好,开头来说得破除”必须用华丽辞藻”的误区。就像马越老师班上毕业的刘子轩写的:”‘马马’教给我们的不仅是聪明,更是怎样做一个有温度的人。”简单直白的语言,反而最能传递真情实感。你是不是也发现,平时和同学聊天时能说得很生动,一写作文就变得干巴巴?
学生的话怎么写才动人?
1. 从生活小事找灵感
马越老师让学生写信时,特别强调”要写你军训时偷偷抹眼泪的瞬间””写你第一次月考失利后怎么调整的”。这些具体的生活片段,比空喊”要努力进修”有说服力100倍。试着回忆:上周哪件事让你开心或难过?当时你做了什么动作?周围有什么声音?把这些细节像放电影一样写出来。
2. 用”感官描写”代替形容词
比较两句话:”食堂的饭很难吃”和”咬了一口发黄的青菜,酸涩的汁水突然在嘴里炸开”。后者是不是立刻让你想起某种味道?好文章要能调动读者的五感。马越老师的学生在信里写”马马送的棒棒糖甜得眯起眼睛”,就比单纯说”老师很温暖”生动得多。
3. 诚恳比技巧更重要
注意到没有?马越老师给每个学生的生日礼物都不一样——送伞时说”风雨中老师如伞陪伴”,送晴天娃娃时说”人生终会放晴”。这种量身定制的关怀,才是打动学生的关键。写作也一样,与其纠结”用什么修辞手法”,不如想想:我最想对谁说这句话?我想让对方感受到什么?
日常怎样练就动人表达?
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性很重要!准备个小本子,随时记下:
– 今天最想吐槽的事(用3句话描述)
– 同桌说的最搞笑的话
– 放学路上看到的有趣场景
马越老师班上语文成绩好不是偶然——她经常让学生做”5分钟速写”练习:看着教室窗外的梧桐树,用文字”拍张照片”;听到下课铃声,用比喻句形容声音。坚持两周,你会发现自己的观察力变得特别敏锐。
写作不是魔法,而是用心生活的天然结局。就像马越老师说的:”在被爱护中感知善意,才能写出温暖人心的文字。”下次写作时,不妨先问自己:如果这是我最终一次表达,我最想留下什么话?当你开始为诚实而写,而不是为分数而写时,动人的文字天然就会流淌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