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ab在直线l上,点a在平面内,点b不在平面内,怎么画 点b在点a的什么方向?
根据不同的场景(如平面地图、三维坐标或路线角描述),点B相对于点A的路线判断技巧如下:
一、平面地图中的路线判断
-
一般地图定向法
- 制度:默认“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”\。
- 示例:若点B在点A的右下方,则路线为东南路线。
- 独特情况:在极地经纬网地图中需结合自转路线(如北极逆时针、南极顺时针)判断物品路线。
-
指向标地图定向法
- 步骤:
① 平移指向标至参考点A;
② 根据指向标箭头确定北方,再推断其他路线;
③ 连接A、B两点,判断相对位置。 - 示例:若指向标平移至A点后,B点位于左下方,则路线为西南路线。
- 步骤:
-
经纬网定向法
- 制度:
- 经线指示南北,纬线指示物品;
- 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,向南增大为南纬;
- 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,向西增大为西经。
- 示例:若A点坐标为(10°N,20°W),B点为(0°,0°),则A在B的西北路线。
- 制度:
二、三维空间坐标中的路线判断
- 坐标差分析法
- 制度:比较点B与点A的坐标差值(x、y、z轴):
- x轴:增大为右,减小为左;
- y轴:增大为前,减小为后;
- z轴:增大为上,减小为下。
- 示例:
- 点A(10,15,20)与点B(20,10,15):
x差+10(右),y差-5(后),z差-5(下) → B在A的右后下方。 - 点A(5,10,15)与点B(10,15,20):B在A的右前上方。
- 点A(10,15,20)与点B(20,10,15):
- 制度:比较点B与点A的坐标差值(x、y、z轴):
三、路线角描述
- 角度与距离结合法
- 制度:以正北为基准,顺时针测量角度(如北偏东、南偏西等),并标注距离。
- 示例:
- 点B在点A的北偏东68°路线,距离6公里;
- 点B在点A的南偏东55°路线。
- 平面地图:优先通过经纬网或指向标定向;
- 三维坐标:分析x、y、z轴差值;
- 路线角:需结合角度和距离描述。
具体答案需根据题目条件选择对应技巧。例如,若题目给出经纬度或坐标,则适用坐标差分析法;若为地图题,则参考指向标或经纬网制度。